作為父母,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可以在短時間內學習到大量的中文字詞。不過學習字詞和儲蓄的原理近似,如果要我們一下子儲一萬元可能感覺很難,但是每天儲一點,整件事又可能變得容易起來。同樣地,如果我們要孩子一下子學習大量的字詞,他們可能會感到反感;相反,如果我們只安排他們每天持續學習少量的字詞,他們的學習動機及效能也會相對提高。

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「分佈練習」(Distributed practice),即是把要學習的內容分拆成小步子,每次只學習少量的內容,中間的時段加插休息的時段。一般來說,這種學習方式的效果較「密集練習」(Massed practice) (即連續學或練習大量內容,中間沒有休息)理想。以下介紹的「中文字詞儲蓄計劃」,便運用了「分佈練習」的原理,透過安排孩子每天學習少量的字詞,從而幫助他們好好吸收及消化每個字詞,並達致積少成多的效果。

活動內容:

  1. 給孩子挑選大約100個他們不熟悉的字或詞語。字詞可以由他們的中文課文內挑選出來,可以是四字詞或成語,也可以參考由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編訂的〈小學中文科常用字表〉,按孩子的年級從字表中選出孩子不熟悉的字

2. 從詞語清單中挑選5-7個字詞,並按著以下的流程引導孩子學習字詞:

第一天:

向孩子講解那5-7個字詞的讀音、筆劃、意思,然後請他們解釋字詞,並讀和抄寫每個字詞3遍

第二及第三天:

請孩子讀和抄寫每個字詞3遍,及解釋字詞的意思;如果孩子忘記了讀音及意思,可加以提點

第四天:

大挑戰時間,即是在沒有提示下,看看孩子能否默寫和解釋之前學習的字;即使孩子失敗了也不打緊,可以給他們一些溫習的時間,然後再接受挑戰。完成挑戰後,在已學懂的字詞旁打個剔或蓋一個印章,代表孩子已成功把那些字詞儲蓄起來!

3. 與孩子商量,他們參與計劃的獎賞。例如,我家的孩子便期望,當他們把100個字詞成功儲蓄起來後,可以到玩具店選他們喜歡的積木玩具作獎賞。由於獎勵是他們自己挑選及喜歡的,所以特別有動力完成計畫。

孩子完成計畫後,可以再挑選另外100個字詞及訂定新的獎勵,

鼓勵他們繼續把新的中文字詞儲蓄起來!

References:

Ebbinghaus, H. (1964). Memory: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 (H. A. Ruger, C. E. Bussenius, & E. R. Hilgard, Trans.). New York: Dover Publications. (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885). 

Thorndike, E. L. (1912). The curve of work. Psychological Review19, 165-194. 

Hohn, R. L. (1972). Effects of massed vs. distributed practice and word frequency on young children’s free recall (Rep. No. PS005604). (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. ED0630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