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會讓你的孩子參與家務嗎?還是你會自己一人或是讓外傭完成所有家務?學者Marty Rossmann 在2002年進行了一個長達二十五年的研究,發現如果父母讓三、四歲的嬰幼兒便開始參與家務,他們成年後會有更好的人際關係,學業和工作上的表現也較理想。而我亦發現,自從我的孩子參與家務後,他們手腳協調的能力及責任感也比以前好呢!
活動內容:
1. 按着孩子的年紀和能力,挑選一些他/她能夠自行做到、而不需要太多輔助的家務。例如我會安排六歲的兒子和五歲的女兒幫忙洗碗、洗米和摺衫,因為這些是他們能在少量提示下完成的家務,而不會邀請他們做一些難度太高的家務(例如換床單)以免令他們感挫敗。
2. 邀請孩子一起參與家務,並向他們示範及講解如何完成任務。有時父母會以為有些家務很容 易完成,所以不會事先講解步驟及要求。到最後孩子做不到他們心中的要求時(例如洗碗碟時只清潔其中一面已沒有洗乾淨碟的底部)卻感到很懊惱和不滿。因此父母應事先向孩子講解清楚他們的期望及完成家務的步驟。
3. 在過程中多給孩子正面的回饋和鼓勵,從而令孩子對家務有正面的聯繫及感覺。例如可以說:「你把這兩隻碗洗得很乾淨,我十分欣賞!」、「你把衣服摺得很整齊呢!」孩子一旦認為家務是苦差,以後你要邀請他一起參與便不是那麼容易。
4. 孩子完成家務後可極力的讚賞他們。這樣做能大大提高他們下次想再參與家務的動機。另外,做家務的過程可能會有點苦悶,為了增加當中的趣味,父母可挑戰孩子在限時內完成一個目標,例如請他們嘗試在五分鐘內把十隻碗洗乾淨。
Reference:
Marty Rossmann, “Involving Children in Household Tasks: Is it Worth the Effort?”, University of Minnesota, September 2002, https://ghk.h-cdn.co/assets/cm/15/12/55071e0298a05_-_Involving-children-in-household-tasks-U-of-M.pdf.